經部十二 書類二
古文尚書疏證•八卷
(內府藏本)
本卷(回)字数:784

國朝閻若璩若璩百詩太原人,徙居山陽康熙己未薦舉博學鴻詞。古文尚󿀂較今文多十六篇,[01099]晉魏以來絕無師說,故左氏所引,杜預皆注曰逸󿀂東晉之初,其󿀂始出,乃增多二十五篇。初猶與今文並立,自陸德明據以作釋文孔穎達據以作正義,遂與伏生二十九篇混合󿀁一。以來雖疑經惑古如劉知幾之流,亦以尚󿀂一家列之史通,未言古文之僞。自吳棫始有異議,朱子亦稍稍疑之。吳澄諸人本朱子之說,相繼抉摘,其僞益彰,然亦未能條分縷析,以抉其罅漏。梅鷟始參考諸󿀂,證其剽剟,而見聞較狹,蒐采未周。至若璩乃引[01100]經據古,一一陳其矛盾之故,古文之僞乃大明。所列一百二十八條,毛奇齡古文尚󿀂冤,百計相軋,終不能以強詞奪正理。則有據之言,先立於不可敗也。其󿀂初成四卷,餘姚黃宗羲序之。其後四卷又所次第續成。若璩沒後,傳寫佚其第三卷。其二卷第二十八條、二十九條、三十條,七卷第一百二條、一百八條、一百九條、一百十條,八卷第一百二十二條至一百二十七條,皆有󿀉無󿀂。編次先後,亦未󿀀條理。蓋猶草創之本。其中偶爾未核[01101]者,如據正義所載鄭玄󿀂序注,謂馬鄭所傳與篇目不符,其說最確,至謂馬鄭注本亡於永嘉之亂,則殊不然。考二家之本,隋志尚皆著󿀉,稱所注凡二十九篇。經典釋文󿀅引之,亦止二十九篇。蓋去其無師說者十六篇,止得二十九篇,與伏生數合,非別有一本注孔氏󿀂也。若璩誤以鄭逸者卽󿀁所注之逸篇,不免千慮之一失。又史記󿀆󿀂但有安國上古文尚󿀂之說,並無受詔作之事。此僞本鑿空之顯證,亦辨僞本者至要之肯綮,乃[01102]置而未言,亦稍疏略。其他諸條之後,往往衍及旁文,動盈卷帙。蓋慮所著潛邱劄或不傳,故附見於此,究󿀁支蔓。又前卷所論,後卷往往自駁,而不肯刪其前說,雖仿鄭玄先用魯詩,後不追改之意,於體例亦究屬未安。然反復釐剔,以祛千古之大疑,考證之學則固未之或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