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尚書十三卷附考證孔安國陸德明注音佚名考證古者凡公文及函劄皆名曰書。尚書諸篇,多為古代之公文,故先秦但稱此書曰「書」。至初始有「尚書」之稱;尚書者,意謂古代之公文也。後世因其為羣經之一,故又稱之為「書經」。蓋尚書書經,二者皆後起之稱,非本名也。今沿人例,名之曰尚書

相傳古者尚書凡三千餘篇,至孔子刪定為百篇。案:孔子詩書敎生徒,本曾經孔子編次,當屬事實;惟刪書之說,恐不足信。又:先秦有百篇本尚書,亦無可疑「壁所出古文尚書,有百篇書序,可證。」;惟此百篇本尚書,亦非孔子所定;以其有多篇當著成於孔子之後也。

尚书传自伏生,其徒歐阳夏侯西京立学宗,习徧天下傳所載,秦始皇焚書時,伏生藏百篇尚書於壁中。其後經末之亂,劉項之爭,至初亂定,伏生發其書,僅存二十九篇「顧命康王之誥為二篇」。漢文帝時,使鼂錯伏生尚書伏生亦以此在傳授生徒,於是此二十九篇始傳於世。其後,河內女子得泰誓一篇,上之朝廷,因增入泰誓一篇。惟以人欲保持二十九篇之數字,於是將康王之誥合於顧命為一篇,故仍為二十九篇。後世或謂伏生所傳尚書為二十八篇者,乃就顧命康王之誥合為一篇言之也。

漢景帝時,魯恭王因擴建宮室,壞孔子故宅,於壁中得古文本經書數種,其中尚書一書,較伏生所傳者多十六篇「中有九共一篇,分之則為九篇,故亦云多二十四篇。」惟因當時朝廷,不重視此古文本,故至光武帝時,卽失去武成一篇;至西晉永嘉之亂,其餘十五篇,亦全部亡佚。

東晉時,豫章內史梅賾,獻古文尚書五十八篇。五十八篇者,乃將伏生之二十九篇,析為三十三篇「分堯典堯典舜典二篇,又於分出之舜典前,增加了二十八字;分臯陶謨臯陶謨益稷二篇;分盤庚為三篇;故為三十三篇。」又加偽撰之二十五篇也。孔穎達尚書正義即據此本。代又將孔安國合為尚書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本偽撰之二十五篇,自吳棫朱子已疑之;歷,疑者亦不乏人,惠棟等遞加考證。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八卷,列舉一百二十八證,以明此二十五篇為偽書,於是其偽遂成定讞。本被稱為「孔偽本」。但今文二十八篇卻賴「偽孔本」得以流傳至今。因先秦儒學經典文字,經多次變化,閱讀困難。陸德明考證古音,收集六朝音切,共二百三十餘家,又兼辨訓義,兼采諸儒訓詁,考證各本異同,為書註音。雍正元年「公元一七二三年」據嶽氏相台五經本重刻,昆明圖書館庋藏此本,系初考證尚書之較早者,博證廣搜,平允通達,旁及音韻訓詁,義據甚深。

此版本為相台五經。另有乾隆武英殿刻、民國影印、同治刻、光緒江南書局刻、光緒重刻、光緒龍氏刻、光緒金陵書局日本安政五年刻流傳于世。

猜你喜欢
王耕野先生读书管见
尚书纂传
尚书表注
融堂书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