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謝宣城詩集五卷,南朝齊謝眺撰,輯錄謝眺之詩。謝宣城詩集南宋前稱謝眺集,然謝眺集之編者,已不可知。卷一有九首府八首,四言二十八首。卷二有鼓吹曲四十三首,附範雲等人十三首。卷三、卷四皆五言,凡八十九首,卷四附蕭子隆等人二十首。卷五有五言四十首句七首,五言王融沈約等人七首。謝脁之作九篇府八首,四言二十八首,鼓吹曲三十首,五言一百零二首,另有句七首,以五言最

梁武帝曰:「不讀謝眺詩三日,便覺口臭」。沈約言:「二百年來無此詩也」。謝脁詩集時已得廣傳,隋書經籍志著錄其集十二卷,逸集一卷。此本已不存。後所傳為十卷本,至南宋亦已有佚。謝朓宣城郡太守,在作詩文頗多,但年遠易湮,且謝宣城集全本十卷「世所罕傳」。

此本為海虞毛氏汲古閣抄本。紹興二十七年「公元一一五七年」,宣州知州樓炤「視事之暇,裒取郡舍石刻並宣城集所載詩」,「繼得蔣公之奇所集小謝詩,以昭亭廟疊嶂樓綺霞閣所刻及文選玉台新詠本集所有合成一編,共五十八篇」,刪謝宣城集後五卷應用之文,編為謝宣城詩集五卷刊刻行世,成書於是年七月,卷首有樓炤謝宣城集此為今存最早謝脁詩集。此本亦罕見。

歷代翻刻謝宣城集極多,然皆以樓炤刻五卷本謝宣城詩集為祖本。甯國府尚翻刻有北宋唐庚輯本三謝詩一卷,收謝靈運詩四十首,謝惠連詩五首、謝朓詩二十一首。此書公元一九八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據涵芬樓版影印,卷中有「嘉泰甲子郡守譙令憲重修」字樣。譙令憲並未知於甯國府,曆修府志亦未記載,清藏書家顧廣圻百宋一廛賦嘗舉云:「至於宣城三謝。」「思適齋集卷一」疑此郡當是謂廬陵郡,則譙令憲嘉泰四年「公元一二零四年」任吉安知府時刊刻此書,嘉定八年「公元一二一五年」任江東提刑使時令甯國府再翻刻是書,如是始有宣城三謝詩,此推善合於理。

嘉定十二年「公元一二一九洪伋甯國府知府,其以為:「謝公詩名重天下,在宣城所賦為多,故杜少陵謝宣城稱之,在宣城宜有公之集矣。後公六百五十餘年,樞密樓公始克鋟之木。距今又六十四年,字畫漫毀,幾不可讀,是用再刻於郡齋,以永其傳。」命甯國府學重刻謝宣城詩集,成書于明年十二月。此書刻工有侯琦潘德璋潘暉諸人,後世稱「字體方整而氣息渾厚,與浙杭本迥別」。其後嘉靖十六年「公元一五三七年」甯國府知府黎晨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年」所刻六朝詩本均無,且任意刪改,訛誤頗多。萬曆七年「公元一五七九」甯國府推官史元熙委邑人梅鼎祚校注本,康熙四十六年「公元一七零七」甯國府同知郭威釗委邑人梅庚校注本,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魏二十名家集本、七十二家集本等,雖增有佚詩佚文,然文字訛謬為多,亦有篇目次序顛倒甚至誤收、濫收之弊。嘉慶元年「公元一七九六年」吳騫盧文紹藏「依校本」校勘諸本,於文字篇目之校訂雖猶有粗疏之處,然已是本之後最佳版本。此本收入拜經樓叢書四部叢刊影印本和四部備要所收校本皆未收佚詩佚文。海虞毛氏汲古閣抄本簡稱影本,現已流入北京大學圖書館珍藏。曾國藩十八家詩鈔逾百,推為六朝六大家之一,誠俊秀,獨步南齊也。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曰:謝朓撰。元暉陳郡陽夏。事蹟具南齊書本傳。案以中書郎出爲宣城太守,以選復爲中書郎。又出爲晉安王鎮北諮議、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遷尚書吏部郎,被誅。其官實不止於宣城太守。然詩家皆稱「謝宣城」,殆以北樓吟詠爲世盛傳耶。據陳振孫書錄解題稱:「集本十卷。樓炤宣州,止以上五卷賦與詩刊之。下五卷皆當時應用之文,衰世之事。可採者已見本傳及文選。餘視詩劣焉,無傳可也。」考鍾嶸詩品稱:「極與予論詩,感激頓挫過其文。」則振孫之言審矣。張溥百三家集,合詩賦五卷爲一卷。此本五卷卽紹興二十八年所刻。前有,猶南宋佳本也。本傳稱「長於五言詩」。沈約嘗云「二百年來無此詩」。鍾嶸詩品乃稱其「微傷細密,頗在不倫。一章之中,自有玉石。」又稱其「善自發端,而末篇多躓。過毀過譽,皆失其真。」趙紫芝詩曰:「輔嗣易行無學,元暉詩變有風。」斯於文質升降之間,爲得其平矣。

謝眺,字玄暉南朝蕭齊詩人,陳郡謝氏家族出身,世人其與「大謝謝靈運相稱為「小謝」。謝眺永明元年入仕,任豫章王太尉行參軍,永明五年初任竟陵王蕭子良之功曹、文學,爲「竟陵八友」之一。建武二年,初任宣城太守,故世人又稱其「謝宣城」。謝眺今存詩二百餘首,擅長五言詩,多爲以自然景物,世風清麗,時有佳句,對律詩、絕句之形成有極深影響。

鵬為文化僅識


其他版本
拜经楼丛书本(嘉庆刻)
宋洪级宣州郡斋刻本
清康熙四十九年蒋杲抄本(清韩应陛跋,清蒋杲跋并录清何焯校)
清影宋抄本
重校拜经楼丛书本(光绪校经堂刻)
四部丛刊景印明依宋钞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重刊拜经楼丛书本(光绪章氏刻)
猜你喜欢
梅花百咏
杜诗镜铨二十卷读书堂杜工部文集注解二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