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陳書三十六卷。唐姚思廉撰。貞觀十年成書。記載上起陳霸先代梁,下至陳禎明三年共三十三年史事。是書本紀六卷,列傳三十卷,無表無志。其本紀爲:高祖紀上下二卷,世祖紀一卷,廢帝紀一卷,宣帝紀一卷,後主紀一卷。列傳則有「皇后傳」、「宗室」、「孝行」、「儒林」、「文學」等。
本書以百衲本二十四史本校對,注入專名符以區別人名、地名、年號、朝代、作者。校勘參考中華書局一九七二年版陳書。
唐太宗貞觀三年詔令姚思廉、魏徵同撰梁、陳二史,然「魏徵雖裁其總論,其編次筆削,皆思廉之功」。思廉參照顧野王、陸瓊、傅縡等人著作寫成。魏徵爲本紀及皇后列傳作論贊。因姚氏父子均為陳朝臣子,故陳書多諱護之詞,如陳霸先代梁,逼梁敬帝禪位,又派劉師知殺之,此史實本紀均未提及,劉師知傳亦無。陳後主昏庸無度,沉湎酒色,以至亡國,而姚思廉論贊曰:後主即位「寔允天人之望」,亡國「天意」如此。陳書記事簡略。與梁書比,文字與內容稍遜,蓋姚氏父子史學才能差距所致。但陳書保存有哲學史、宗教史、民族關係、江南風俗等資料,頗具價值。其何之元傳載梁典序,梁典已佚,據陳書得見其體裁、內容、體例。
姚思廉,名簡,唐雍州萬年人。早年從父察讀漢書,盡得家學。南朝陳時任會稽王主簿。入隋,任漢王府參軍。父察撰梁、陳二史,未成,遺令續撰之。又奉詔與起居舍人崔祖浚修區宇圖志。遷代王侑侍讀。入唐,爲秦王府文學館學士、太子洗馬。貞觀初,遷著作郎、弘文館學士。三年,奉詔與秘書監魏征同撰梁、陳二史,乃據家藏舊稿,兼采謝昊、傅縡、顧野王諸家之書,撰成梁書、陳書。貞觀十年書成,思廉年八十矣。次年卒。贈太常卿,諡號康。
其他版本
清同治八年岭南苑古堂刻本
二十一史本(北监本)
重刊二十四史本
十七史本
明万历十六年南京国子监刻本
宋刻元明递修本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宋刻宋元递修本
二十四史本(五省官书局本)
二十一史本南监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