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廣弘明集三十卷,釋道宣撰。佛教文集。道宣博訪前敘,廣綜弘明,撰于麟德元年,孤文片記,撮而附列,采摭極博。接續僧祐弘明集之作,因體例稍異,故不稱「續」而稱「廣」。分為十篇:一歸正,二辯惑,三佛德,四法義,五僧行,六慈濟,七戒功,八啟福,九悔罪,十統歸。每篇前撰有小序,且有數篇綜述史料及評述之文,是道宣述與辯論列代王臣對佛法興廢等事。所收文獻作者自南北朝,凡一百三十餘人,其中南北朝一百余人,近三十人。其文體博雜,有書文、序疏、詩賦、詔敕、銘等。涉及佛教從傳入至初歷朝興廢、佛道之爭及義理之論。書采摭浩博,亦有混名及文章重出之疵,內容廣泛,為南北朝隋唐佛教史重要史料。列代王臣滯惑解記興佛滅佛者二十五人事,為佛教史重要史料。集中多有原書已佚遺文賴此得存,卷三所存阮孝緒七錄大略僅存於此編,他書久已失傳。有漢魏遺文頗多,以前諸家集今多不存,皆賴此書以存。故與弘明集均為後世輯佚家史學家所重。

此為四部叢刊景印汪道昆刻本。有三十卷本、四十卷本,二者其文無異,是有刊刻者將某卷析為兩或三卷之故。吳惟明刊本「本即四部叢刊所據印之本」等單刻本,大藏經本,北宋開寶藏南宋資福藏宋元磧砂藏趙城金藏、據開寶藏翻刻高麗藏、據宋元明諸藏刊刻日本弘教藏大正藏及據弘教藏排印頻伽藏本等,皆為三十卷本。洪武南藏永樂北藏徑山藏「即嘉興藏支那藏」、雍正年間重刊之龍藏中華書局常州天寧寺刊本印行四部備要本等,皆作四十卷。嚴可均廣弘明集卷四十中南北朝文輯全北齊文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曰:釋道宣撰。道宣錢氏丹徒人。末居終南白泉寺,又遷豐德寺淨業寺,至唐高宗時乃卒。持戒精苦,釋家謂之宣律師唐志廣弘明集三十卷,與此本合,然二十七卷以後每卷各分上下,實三十四卷也。其書續弘明集而體例小殊,分爲十篇:一曰歸正,二曰辨惑,三曰佛德,四曰法義,五曰僧行,六曰慈濟,七曰戒功,八曰啟福,九曰悔罪,十曰統歸。每篇各爲小序,大旨排斥道教,與書相同。其中如魏書釋老志本於二氏,神異各有紀錄,雖同爲粉飾,而無所抑揚。乃於敘釋氏者具載其全文,敘道家者潛刪其靈跡,然則冤親無等,猶爲最初之佛法。迨其後世味漸深,勝負互軋,雖以叢林古德,人天瞻禮如道宣者,亦不免於門戶之見矣。其書採摭浩博,卷帙倍於,如梁簡文帝被幽述志詩及連珠三首之類,頗爲氾濫。然道宣之間,古書多未散佚,故墜簡遺文,往往而在。如阮孝緒七錄序文及其門目部分,儒家久已失傳,隋志僅存其說,而此書第三卷內乃載其大綱,尚可推尋崖略。是亦禮失求野之一端,不可謂無裨考證也。神僧傳前身南齊剡溪隱嶽寺僧護,道宣前身卽爲僧祐。殆因道宣之書,故附會是說。又稱道宣卒於乾封二年,而書末有遊大慈恩寺詩,乃題高宗之諡,殊不可解。又注曰一作唐太宗,蓋知其牾,爲之遷就。考雍錄慈恩寺貞觀二十二年高宗在春宮時爲文德皇后立,則太宗猶及見之。然大慈恩之名可以出高宗之口,不可以出太宗之口。殆原本題爲禦制,後人誤改歟?

道宣,俗姓,字法遍,原籍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一作丹徒人,自稱吳興釋迦方志,生於京兆長安東漢富春侯錢讓之後。家學淵源,世代為官,父親錢申任吏部尚書,母夢月輪貫懷而有孕,複夢一梵僧告知所懷者乃僧佑律師轉世,宜令其出家。道宣研究戒律,盛名遠播西域。一生精持戒律,依佛制築戒壇為人授戒,撰述疏鈔解釋戒律,大演毗尼,又稱南山律師、南山大師,世稱律祖

寅虎年鵬為文化僅識

其他版本
清香严室抄本
明万历间刻本
明万历十四年歙县汪道昆刻本
四库全书本(乾隆写)
明刻本
明吴中珩刻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