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國朝李光地撰。光地嘗奉命纂修周易折中,請復用朱子古本。是編乃仍用注疏本,葢成書在前也。其語錄及榕村全集所載,頗申明先天諸圖。而是編則惟解說卦傳「天地定位」一章,附舉此義,然亦不竟其說。餘皆發明易理,兼證以易象,而數則略焉。葢亦謂邵子之學爲易外別傳也。其解繫辭傳「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二句,曰「彖辭所取,或有直用其爻義者,或有通時宜而爻義吉凶準以爲決者。故以是觀之,不中不遠。惟其合始終以爲質,故時物不能外」云云,觀彖之名葢取諸此。其解九四「重剛而不中」句,不以重字爲衍文。解「履霜堅冰,陰始凝也」句,不從魏志作「初六履霜」;解「後得主而有常」句,不從程傳增「利」字。解「葢言慎也」句,不以順爲慎,以及「比,吉也」句、「比之匪人」句、「同人曰」句、「小利有攸往,天文也」句、「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句、「漸之進也」句、「上九鴻漸于陸」句與「地之宜」句,皆不從程傳、本義脫誤之說。惟據漢律歷志移「天一地二」二十字從程傳「能研諸侯之慮」句,「侯之」二字衍文,從本義耳。案光地謂諸爲侯之合音,想以古經旁注字切而誤增,不知反切始自孫炎,古經安得注字切,其說殊誤。謹附訂於此。葢尊信古經,不敢竄亂,猶有漢儒篤守之遺。其大旨雖與程、朱二家頗有出入,而理足相明,有異同而無背觸也。
其他版本
清安溪李氏重刻本
李文贞公全集本(乾隆嘉庆刻)
清康熙间李氏敎忠堂刻本
清道光七年刻宝翰楼印本
抄本
清嘉庆十九年魁元堂刻本
清乾隆间浙江刻本
清嘉庆九年南城梅照璧刻本
清乾隆五十三年南丰汤氏刻本
赵氏藏书本(乾隆刻同治光绪补刻)
榕村全书本(道光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