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千字文南朝梁周興嗣編纂。全書兩萬一千字,共二百五十句,四字一句;四句一組,兩組一韻,前後貫通,互不重復。涉及天文、地理、歷史、農工、園藝、飲食、起居、修身、養性、綱常、禮教。

本書以清歙西徐士業校刻本校對,注入專名符以區別人名、地名、年號、朝代、作者。

歙西徐士業校刻本,題曰「汪嘯尹先生纂輯,孫謙益先生參注,江都葉敬義方氏書本文,歙西徐士業建勲氏校刊」,大字精寫,蓋刊刻於末。

千字文釋義汪嘯尹纂輯、孫謙益參注分四章:自「天地玄黃」至第三十六句「賴及萬方」爲第一;第三十七句「蓋此身髮」至第一百二句「好爵自靡」第二;第一百三句「都邑華夏」至第一百六十二句「岩岫杳冥」第三;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農」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誚」第四。最後兩句「謂語助者,焉哉乎也」單列。千字文語句平白,易誦易記,流傳千年。褚人獲贊其「局於有限之字而能條理貫穿,毫無舛錯,如舞霓裳於寸木,抽長緒於亂絲」。顧炎武亦評曰:「讀者苦三蒼之難,便千文之易,於是至今爲小學家恒用之書。」


周興嗣,生於公元四六九年,卒於五三七年。字思纂陳郡項人。世居江南姑孰。博學,善屬文。梁武帝繼位,拜安成王國侍郎。帝每令興嗣爲文,如銅表銘柵塘碣檄魏文次韻王羲之書。每奏輒稱善,官終給事中。梁史載:「上以王羲之書千字,使興嗣韻爲文。奏之,稱善,加賜金帛。」參撰皇帝實錄皇德記起居注職儀等百餘卷,著文集十卷,其千字文傳誦千古。梁武帝大同三年七月十五日,卒。梁書兩唐書志有傳。

汪嘯尹,卽汪頊,字嘯尹,晚散曲作家。生平未詳。褚人獲堅瓠集補集卷二載「汪嘯尹祝詩」一則:「毛德音先生學富家貧,中年瞽廢,同輩惜之。其配亦有賢德。六秩雙壽時,同人俱以詩贈之。先生獨喜汪嘯尹四絕句,詩云:『兩字饑寒一腐儒,空將萬卷付嗟籲。世人不識張司業,若個纏綿解贈珠。』『久病長貧老布衣,天乎人也是耶非。止餘幾點窮途淚,盲盡雙眸還自揮。』『荊布虀鹽四十年,誰人知得孟光賢。至今還舉齊眉案,辛苦終身實可憐。』『工容何事不如人,嫁與寒儒病更貧。垂老雙眉終日鎻,鶯花過盡那知春。』四詩絕非祝嘏常套。先生所以獨喜之與?先生有三國箋注琵琶評行世。」亦有「閨怨詞」一則:「汪嘯尹戲拈閨怨詞,調寄黃鶯兒。每句隱西廂曲一句跌綻鳳頭鞋。跟無線。卷珠簾畢罷了牽掛。收鏡臺。只少一個圓光。懶拈針線懨懨待指頭兒告了消乏。把象棋下來安排着車兒馬兒。把雙陸打來。又在巫山那廂。怎奈寸情遠逐征輪邁,小則小心腸兒轉關。酒醒才。改變了朱顏。蒼天叫破,直怎向喉龍。哭倒在塵埃。」也有些土氣息。

葉敬,生平未詳。李放皇清書史云:「葉敬,字義方江都諸生,所書墨蹟石刻,郡人奉爲楷模。」李斗揚州畫舫錄載:「葉敬,字義方揚州人。工書。」可參。


其他版本
清道光间观生阁刻本
民国二十五年成都薛氏崇礼堂刻本
清大文堂刻本
清抄本
评论
xkelf
删除
2023-09-03 22:09

明代文史大家王世贞称《千字文》为“绝妙文章”。他认为《千字文》的创作主旨是识字,但是由于周兴嗣的文采卓越,将毫无关联的文字编成了精妙绝伦的文章。
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称赞《千字文》“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说:《千字文》“不独以文传,而又以其巧传”,“读者苦《三苍》之难,便《千文》之易,于是至今为小学家恒用之书”。
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章太炎曾说:《三字经》与《千字文》比较,有两个不足,即“字有重复、辞无藻采”。
毛泽东也对《千字文》评价很高。他研究历代书法家用各种字体书写的《千字文》,认为《千字文》里讲了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修养,包罗万象。他甚至临摹书写《千字文》书法,这也是对《千字文》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