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詞著作。民國王國維著。宣統庚戍九月脫稿于京師定武城南寓廬,初刊於光緒三十四年國粹學報,著者手定凡六十四則。前九則述其詞學觀,後數十則品評歷代詞人詞作。其詞論爲境界說,亦稱意境說。謂「詞以境界爲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謂「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見境界說以真景物、真感情爲二原質。五代、北宋詞即以此擅勝。又從表達之是否自然,別境界爲隔與不隔二類,「語語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而好用典故、故作雕飾即是隔。又以表達方法之異,分境界爲造境與寫境,以詞人主體情感之顯與隱,別爲有我與無我之境。就生活與藝術之辯證關係,謂詞人「對自然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觀之;出乎其外,故能寫之」。王國維,初名德楨,後改國維,字靜安,又字伯隅,初號禮堂,後改觀堂,又號永觀。浙江海寧人。幼讀私塾,十五歲入州學。一八九八年任時務報書記校對。同年六月入東文學社。一九〇一年赴武昌,任農務學堂譯授。同年秋留日,一九〇一年于南通師範學堂任教。一九〇七年學部總務司行走,後任該部圖書館編譯、名詞館協修。一九一一年武昌起義後亡命日本,專攻經史學。一九一六年歸國,從事甲骨文及考古研究。一九二五年任清華教授。一九二七年投昆明湖自殺,諡忠愨。此爲民國十七年文化學社鉛印本,靳德峻箋證。

黎錦熙題人間詞話箋證
靳德峻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