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桂苑筆耕集二十卷,崔致遠撰。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崔致遠四六一卷,又桂苑筆耕二十卷,四六已佚。宋史卷二二八藝文志別集類著錄致遠筆耕集二十卷,又別集一卷。致遠高麗人,年十二來咸通五年年十八登進士第,曾任宣州溧水縣尉,後任淮南節度使高駢從事,僖宗中和四年回歸,將其在淮南幕府所撰表、狀、啟、檄、書合為一編,自設體類,分卷立目,目連正文,名桂苑筆耕集,並收其在揚州高駢幕府所作詩文賦奏上。凡文三百一十篇、詩六十首,前十七卷為公文,後三卷多為其書信酬答之作。另在集前有序一篇。

致遠遊宦大唐十餘年,著作頗豐,辭藻典麗,圓潤流美,以體裁多樣、風格贍麗著稱於世。其回國後尚有桂苑筆耕上時務書四山碑銘等多種著作傳世。然以後除桂苑筆耕二十卷完好,其餘作品在中韓兩國或散或佚,寥若辰星。崔氏現今傳世之作,當以崔文昌侯全集所收最為完備,是今流行崔氏別集中最好本子。唐五代遊學中原異國文士眾多,卻鮮有詩文集傳世,桂苑筆耕集光啟二年編就後完整流傳至今,為古代亞洲僅存漢文學別集。其所存史料可以補史書之闕「黃巢之亂」,或糾舊說之訛,存末各類詔敕,錄末藩鎮動態。是集被譽為朝鮮詩文集「開山鼻祖」,亦是東方藝苑之本始也。

此為四部叢刊景印高麗舊刻本。此集公元八八六年編就後,頗得流傳,然後出版流傳甚少。流傳過程中,主要高麗槧刻本和朝鮮活字本兩個系統公元一八三四年,朝鮮徐有榘周先世家藏本校證,以聚珍活字印行,被稱為「朝鮮活字本」。公元一八四七年,潘仕成海山仙館叢書,據朝鮮活字本刻印收此集,改動頗豐,稱為「海山仙館叢書本」。公元一九一九年,民國商務印書館出版四部叢刊,據無錫孫氏小綠天所藏高麗舊刻本影印。日本亦早有流傳,日本國會圖書館藏高麗刻本一部,屬早期出版系統。

中國久無刻本,至近代始有朝鮮刻本和活字本傳入,得據以刻印。今存桂苑筆耕集二十卷,系道光年間由域外重新引入,有數種傳抄本,然僅存以四部叢刊本影印朝鮮舊刻本版刻系統。近世流傳最廣刊本系李氏朝鮮純祖三十四年「行年號,道光十四年,公元一八三四年」徐有榘木活字本,四部叢刊影印所據底本為朝鮮孝宗顯宗朝刻本,實早于徐有榘木活字本,日本國會圖書館所藏刊本則為朝鮮明宗朝時寫刻本,又早於四部叢刊所據底本。

崔致遠,字孤雲,號海雲朝鮮半島新羅王京「今韓國廣尚北道慶州」人。致遠自幼聰慧好學,年十二,即唐懿宗咸通九年隻身西渡,隨商船入。初在都城長安就讀,曾遊洛陽。年十八登進士第,任縣尉,屆滿後被淮南節度使高駢聘為幕府,後授職幕府都統巡官。年二十八,即唐僖宗中和四年,以「國信使」身東歸新羅致遠十六年間,為人謙和恭謹,且與末文人詩客、幕府僚佐等交遊甚廣。

癸卯年鵬為文化僅識


牌记

4020201081-5-00001.jpg

其他版本
清道光间杨氏连筠簃抄本
清仁和赵氏古欢仙馆抄本
清抄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海山仙馆丛书本
猜你喜欢
梅花百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