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行周文集十卷,唐歐陽詹撰。又名歐陽四門集、歐陽助教集。詩文別集。歐陽詹,字行周,官四門助教,故以名集。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為十卷,唐李貽孫編次。別史通志卷七十均著錄「歐陽詹集十卷」。宋史卷二百八著錄「歐陽詹集一卷」,此後不見有關一卷本記述,當是「十卷」之誤。詹在世時其文並未結集出版,其子價為不使父著述湮沒而予以結集。李貽孫歐陽行周文集序所云:「予為福建團練副使日,其子價自南安抵福州,進君之舊文共十編,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請序。」南宋尤袤遂初堂書目、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皆著錄「歐陽詹集十卷」。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宋刊本歐陽行周集為五卷。可知詹集于宋时多有刊刻,然至宋時亦多散佚。今流通本僅見明清刊刻本、抄本,凡賦一卷、詩二卷、文七卷。全唐詩收錄其詩作八十首。
此為四部叢刊景印明刻本。有宋蜀刻本,為現存最早傳本,宋蜀本或源于晚唐本或源於郡齋本。至明有十卷本、八卷本。現存十卷本有歐陽文集、歐陽行周文集,歐陽文集為明建陽劉弘毅慎獨齋刻本,存四卷,現藏於上海圖書館。歐陽行周文集含賦一卷、詩二卷、文七卷,現存七種版本:明弘治十七年晉江莊概,吳晟刻本,現藏於國家圖書館。明弘治十七年晉江莊概,吳晟刻公文紙印本,有劉喜海跋,現藏於國家圖書館。明萬曆福建刻本,現藏於國家、福建、浙江、泉州圖書館。明正德刻本,現藏於北京科學圖書館,四庫全書亦加收錄。明刻本,國家圖書館藏本有清吳卓信跋並錄何焯校跋,南京圖書錧藏本一種有清許曾巷跋,另一種有清丁丙跋。明抄本,有口藹人校,現藏於國家圖書館。寫本,何義門校,現藏於日本靜嘉堂文庫「非據宋本而是源于明葉文莊公家抄本,鐵琴銅劍藏書樓書目十九有著錄,為吳項儒傳錄何義門校葉抄本」。明弘治十七年晉江莊概,吳晟刻本源于宋本翻刻,正德本、慎獨齋刻本歐陽文集十卷皆據弘治本翻刻。清陸心源百宋樓藏書志六九有舊抄何義門校本歐陽行周集十卷,又借得葉文莊公家抄本手校,改正數處,葉本與此亦互得有失。
明代現存八卷本有歐陽先生文集、唐歐陽先生文集,前者為現藏于福建、上海圖書館刻本,後者為明徐𤊹輯,凡賦一卷、詩二卷、文五卷,明萬曆三十四年葉向高等金陵刻本,有附錄一卷 ,有清韓崇跋並錄何焯批及提示,丁丙跋。現藏于南京圖書館。清張氏小琅福地抄本為其抄本,有附錄一卷,現藏於江蘇常熟縣文物局。此八卷本或是徐氏以為十卷本編次不合理,故而重編。然源于何種十卷本,尚未可知。
清代另有福建歐陽氏裔及閩地學者刻印傳本眾多,十卷本有:歐陽行周文集清乾隆抄本,現藏於上海圖書館。清乾隆十五年秦恩複抄本有補遺一卷,秦恩複,顧廣圻校跋,孫星衍,蔣風藻,周維都跋,現藏於國家圖書館。四庫全書作歐陽行周集十卷。四部叢刊本,據明正德刊本影印,系平湖葛氏傳業堂藏本。清抄本,附錄一卷,清高世異校,現藏于河南圖書館。歐陽四門文集,清傅硯齋抄本,現藏於國家圖書館。
清歐陽先生文集八卷本有:清吳翌鳳古歡堂抄本,有吳翌鳳,李盛鐸校並跋,現藏於國家圖書館。清抄本,有李章煜,惲毓鼎跋,現藏於國家圖書館。清乾隆十八年閩刊本十四冊,現藏于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嘉慶十五年田後山房刊四家文集本,現藏于福建、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道光十六年刊本,現藏于福建圖書館;抄本六冊,現藏於北京大學圖書館,歐陽四門集八卷,福鼎王氏麟後山房王氏匯刻唐人集所收歐陽四門集清嘉慶十五年本。
另舊抄本歐陽行周集六卷,附錄一卷,藏臺灣中央圖書館。單收詩歌者有歐陽助教詩集一卷,康熙刊本,福建圖書館現藏一冊,清席啟㝢輯唐詩百名家全集本,現藏於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錧。又中唐歐陽詹詩一卷,龔賢輯中晚唐詩紀本。晚唐歐陽詹詩一卷,清劉雲份輯中晚唐詩本。歐陽行周文集補遺一卷,乾隆十五年秦恩複抄錄本,孫星衍等跋,國家圖書館現藏二冊。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曰:歐陽行周集十卷「福建巡撫採進本」唐歐陽詹撰。詹字行周,泉州人。舉進士。官至四門助教。事迹具新唐書文藝傳。其集有大中六年李貽孫序,稱韓侍郎愈、李校書觀洎君,並數百歲傑出。今觀詹之文,與李觀相上下,去愈甚遠。蓋此三人同年舉進士,皆出陸贄之門,並有名聲。其優劣未經論定,故貽孫之言如此。然詹之文實有古格,在當時纂組排偶者上。韓愈爲歐陽生哀辭,稱許甚至,亦非過情也。太原贈妓一詩,陳振孫書錄解題力辨函髻之誣。考閩川名士傳,載詹遊太原始末甚詳。所載孟簡一詩,乃同時之所作,亦必無舛誤。又考邵博聞見後錄,載妓家至宋猶隸樂籍,珍藏詹之手跡,博嘗見之。則不可謂竟無其事。蓋唐、宋官妓,士大夫往往狎游,不以爲訝。見於諸家詩集者甚多,亦其時風氣使然。固不必獎其風流,亦不必諱爲瑕垢也。惟王士禎池北偶談摘其自誠明論,謂「尹喜自明誠而長生,公孫弘自明誠而爲卿,張子房自明誠而輔劉,公孫鞅自明誠而佐嬴」諸句,以爲離經畔道,則其說信然。然宋儒未出以前,學者論多駁雜,難以盡糾。亦存而不論可矣。
歐陽詹,字行周,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常袞薦之,德宗貞元八年陸贄知貢舉拔擢天下文才,始舉進士,與韓愈、李觀等同歲入第,皆天下選,時稱「龍虎榜」。詹性喜靜,弱冠能屬文,閩人擢第自詹始,其文起閩荒,為閩學鼻祖。官終國子監四門助教。工散文。有集。其文章切深,回復明辯。與愈友善。貞元十六年,客死長安,年四十餘,韓愈著有歐陽生哀辭。
寅虎年鵬為文化僅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