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正文
本卷(回)字数:17751

人之初 性本善

此立敎之初,發端之始,故本於人之初生而言之。天之所生謂之人,天之所賦謂之性,秉彝之良謂之善。人生之初,始有知則先識其母,始學語則先呼其親。孟子曰:「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朱子曰:「人性皆善。不其然乎?」

性相近 習相遠

此承上文而言。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言人初生時,智愚賢不肖,皆同此性,本[00002]相近而無別也。及乎知識旣開,氣稟各異,資之敏者則󿀁智,識之闇者則󿀁愚,循乎理者則󿀁賢,縱乎欲者則󿀁不肖。反之秉彝之善性,不旣大相遠乎?此無他,習氣使然也。惟君子󿀁能有養正之功,而不使幼穉之性,移於不善也。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養正之謂何?謂能敎也。人非聖人,豈能生知?非親不育,非敎弗成。有子而不敎,則昧[00003]其天賦之良,悖理縱欲,日遷于不善矣。教之何如?古者,婦人有娠,坐不偏,卧不側,立不跛倚,行不亂步,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不出亂言,不食邪味,嘗行忠孝友愛慈良之事,往往生子聰明,才智賢德過人,此未生之胎敎也。子能食,敎以右手;能言,勿使嬌聲;能行,使知四方上下;能揖,敎以禮讓尊親,此阿保母氏之敎也。至於洒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數之文,此父師之敎也。然敎之之道,又貴在專而無倦。盖不專,則學難成就;倦敎,則子益廢弛,非敎之善道也。〇娠,音身。

昔孟母 擇鄰處[00004]

母氏之敎本於慈,由巽而入,敎之所宜先也。古之賢母,能敎子以成大名者,惟孟母最著。孟子,名,字子輿戰國人也。父早喪,母仉氏,居近屠肆,孟子幼嘗嬉戲其間,學󿀁屠人宰割之事。孟母曰:「此非可以居子也。」乃遷於郊。居近墳瑩,孟子又學󿀁埋葬哭泣之戲。孟母曰:「此亦非可以居子也。」又遷於學宮之旁。孟子朝夕學󿀁揖讓之禮、進退周旋之節。孟母曰:「此可以敎吾子矣。」遂安居焉。古語云:「交必擇友,居必擇鄰。」孔子曰:「里仁󿀁美。」擇不處仁,焉得智,其此之謂乎?〇仉,音掌。

子不學 斷機杼[00005]

杼者,織機之梭。孟母平居,以織紡󿀁事。孟子稍長,出從外傅,偶倦而返,孟母引刀自斷其機。孟子懼,跪而請問,母曰:「子之學,猶吾之織也。積絲成寸,積寸成尺,尺寸不已,遂成丈疋。今子學󿀁聖賢,乃厭倦而求󿀀,猶吾織布未成,而自斷其機也。」孟子感悟,乃往受業於子思之門。紹明聖學,皆母敎也。〇杼,音暑。

竇燕山 有義方

󿀁父之敎本於嚴,以正而訓,敎之不可忽也。近代之嚴父,能敎諸子皆成令名者,惟竇氏󿀁最。竇禹鈞幽州人,以地屬,因號燕山。其󿀁訓也,家庭之禮,肅於朝延;內外[00006]之防,嚴於宮禁;父子之訓,凜於官師。左傳石碏曰:「愛子敎以義方,弗納于邪。」如燕山之敎,可謂義方也已。〇碏,音雀。

教五子 名俱揚

燕山五子:初皆󿀁名臣鉅卿,世守其父之家法,奕葉貴顯,皆嚴親訓廸之功也。〇偁,音稱。廸,音惕。

養不教 父之過

父母之於子,不患不慈,但患失敎。有子而不能敎,豈非父之過乎?[00007]

教不嚴 師之惰

師長之於弟子,不患無敎,但患不嚴。不嚴則弟子怠翫而不遵,志荒而業廢矣。此󿀁師之過也。

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

古語云:「養子不敎父之過,訓導不嚴師之[00008]惰。」父敎師嚴兩無外,學問完成子之罪。又曰:「勿謂今日不學而有來日,今年不學而有來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嗚呼老矣,是誰之愆想?言悔之無及也。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義,道義也。禮經學記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雖有美玉,不琢不磨,不成器物,則無所用。猶人雖有美材,不勤學間,則不能知禮義道德,終不可謂成人也。[00009]

󿀁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此言󿀁子弟之道也。凡󿀁人子弟,當少年無事之時,宜當親近明師,交結良友,講習禮節儀文之事、愛親敬長之道,進德修業,以󿀁立身之本。

九齡 能溫席[00010]

孝於親 所當執

百行之首,以孝󿀁先。初學之士,不可不知也。昔󿀆時,有江夏黃香,年九歲,卽知孝於親。每當夏日炎熱之時,則扇父母之帷帳,使枕席清涼,蚊蚋遠避,以待親之安寢。至於冬日嚴寒,則以身溫煖其親之衾裯枕席,以待親之煖卧。幼而行孝如此,雖云天性,然人子之道,昏定晨省,冬溫夏清,禮當然也。〇清,音靜。

四歲 能讓棃[00011]

弟於長 宜先知

敦倫篤誼,友于󿀁重。兄弟之義,幼學所宜知也。󿀆時,魯國孔融年始四歲,卽知友愛敬讓之道。時有饋送其家梨一筐,諸兄競取之,獨後,又擇其最小者取之。人問:「爾何獨取小者?」荅曰:「我本小兒,當取小者。」卽此可觀其謙恭敬讓之一端。日後罹鉤黨禍,兄弟一門爭死,其孝友之風,燦然千古矣。

首孝弟 次見聞[00012]

知某數 識某文

孝弟之道,人倫所當盡;見聞之理,幼學所宜知。子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知其目則󿀁數,識其義則󿀁文。曰:「君子多識前言往行,日新其德。」孔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及乎聞見旣廣,知識旣深,則言寡尤而行寡悔矣。

一而十 十而百

此以下,皆言知某數也。萬物之數起於一,一者,數之始;十者,數之終;百者,十之盈也。[00013]

百而千 千而萬

十累而盈,滿十則󿀁百;百累而盈,滿十則󿀁千;千累而盈,滿十則󿀁萬也。過此以往,數無紀極,莫之能窮也。

三才者 天地人

混沌之氣,輕清者上浮而󿀁天,重濁者下凝而󿀁地。天地之間,萬物羣生,惟人最貴。人󿀁萬物之靈,氣稟陰陽,道敦化育,生生不息,與天地參,故曰三才。[00014]

三光者 日月星

日本乎陽之精,照臨于晝;月本乎陰之魄,光明于夜。五星列宿,皆麗乎天,輝煌燦爛,布列森羅。配乎日月,謂之三光也。

三綱者 君臣義

父子親 夫婦順

綱者,統系也。天下之大綱有三:君正於朝,[00015]󿀁臣之綱;父正于家,󿀁子之綱;夫正于室,󿀁妻之綱。三綱旣正,則君聖臣良、父慈子孝、夫和婦順,宇宙清寧,邦罔平康矣。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時 運不窮

此言歲時之序也。一歲之序,分󿀁四時,應乎北斗。斗柄東指,在寅、卯、辰,萬物發生,於時󿀁春;斗柄南指,在巳、午、未,萬物暢茂,於時󿀁夏;斗柄西指,在申、西、戌,萬物收斂,於時󿀁秋;斗柄北指,在亥、子、丑,萬物閉藏,於[00016]時󿀁冬。四時之循還不已,運轉無窮,寒暑迭易,而歲功成焉。

曰南北 曰西東

此四方 應乎中

此言四方之位也。正東之方,其干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勾芒,盛德在木,於常󿀁仁,於時󿀁青陽。正南之方,其干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盛德在火,子常󿀁禮,於時󿀁朱明。正西之方,其干庚、辛,其帝金天,其神蓐收,盛德在金,於常󿀁義,於時󿀁白藏。正北[00017]之方,其干壬、癸,其帝顓頊,其神元冥,盛德在水,於常󿀁智,於時󿀁伭英。中央之宮,其干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勾龍,盛德在土,於常󿀁信,於時寄旺乎四季四方。春夏秋冬,各有專司。唯土居中用事,而四方咸應之也。〇蓐,音耨。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數

天地之間,陰陽二氣,化生五行。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00018]此五行之生序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草,土曰稼穡,此五行之性之德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又生水。水尅火,火尅金,金尅木,木尅土,土又尅水。萬事萬物,無不有五行貫乎其間。而天下之理皆由此出,天下之數皆由此推,不可不知也。

曰仁義 禮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五常之理,根於性生。一曰仁。仁者,人也,心[00019]之德也。寬裕溫柔,慈良惻隱,是之謂仁。二日義。義者,宜也,心之契也。發強剛毅,奮決果敢,是之謂義。三日禮。禮者,儀也,心之理也。齊莊中正,遜順謙恭,是之謂禮。四日智。智者,知也,心之機也。聰明睿智,文理密察,是之謂智。五日信。信者,厚也,心之主也。誠實正直,忠厚和平,是之謂信。仁、義、禮、智、信,謂之五常,不容紊亂也。

稻粱菽 麥黍稷

此六穀 人所食[00020]

此言穀可食者有六也。一曰稻,有秞稻、梗稻、晚稻、糯稻。二曰粱,北方高粱米,有黃梁、臼梁、青粱。三曰菽,卽諸豆之總名,有大、小、黃、黑、青、白、虹、扁、豌、蠶之類。四曰麥,夏穀也,有大麥、小麥、穬麥、喬麥。五曰黍,北方之穀,又名小米,有粘有粳。六日稷,一名秬,祭祀之用也,有黃有黑。凡此六穀,皆天生以養民者也。〇粳,音梗。豌,音灣。穬,音礦。

馬牛羊 雞犬豕

此六畜 人所飼[00021]

此言人之所畜養者有六也。馬能負重致遠,牛能耕田,犬能守夜防患,則畜之以󿀅用者也;雞、羊與豕,則畜之孳生以󿀅食者也。六者在人飼養,使得其宜,則生息蕃滋而󿀁利溥矣。

曰喜怒 曰哀懼

愛惡欲 七情具

此言七情之動也。人之有生,便有知識,纔有知識,則七情生焉。一曰喜,歡樂也;二曰怒,嗔恚也;三曰哀,󿀄感也;四曰懼,恐畏也;[00022]五曰愛,眷戀也;六曰惡,憎嫌也;七曰欲,貪慕也。凡此七情,智愚賢不肖皆有之,惟聖賢能出之以正耳。出之以正則󿀁君子,出之以邪則󿀁小人。人當崇正而黜邪,循理而窒欲,可不慎乎?〇恚,音惠。

匏土革 木石金

絲與竹 乃八音

此言八音之器也。樂所以配禮,凡奏樂者,八音󿀅而後樂始全。八音維何?一曰匏,瓠瓜也,用󿀁笙竽;二曰土,瓦器也,用󿀁塤;三[00023]曰革,牛皮也,用󿀁鼓;四曰木,木器也,用󿀁柷敔;五曰石,玉石之器,用󿀁磬;六曰金,鑄器也,用󿀁鐘鏞;七曰絲,絃索也,用󿀁琴瑟;八曰竹,用󿀁蕭管。凡此八音,制自黃帝五帝三王各有樂,用以享上帝,祀鬼神,薦祖考,宴嘉賓。酬酢獻灌,非樂不宣;登降捐讓,非樂不和。迭奏宣通,調和敷暢,所以導讖敬,暢性情,昭感格,助威儀,所謂禮樂󿀅而治功成。樂之󿀁用,其大也如此。古人禮樂不可斯須去身,此之謂也。〇柷,音竹。敔,音子。塤,音熏。

高曾祖 父而身[00024]

身而子 子而孫

此言九族之倫也。九族云何?一日高祖,高者,最上之名,祖之祖也。凡高祖所生以後,均󿀁同族,所謂五服以內之親也。二曰曾祖,曾者,層疊而上也,謂父之祖也。三曰祖,一日大父,一曰王父,謂父之父也。四日父,一曰家君,一曰嚴君,尊稱之也。父沒則稱考,母沒則稱妣。高、曾、祖父皆考也,高、曾、祖母皆妣也。五曰身,己身也。身之嫡配󿀁妻,庶婦則󿀁妾。六日子,妻妾之所生也。妻生󿀁嫡子,妾生󿀁庶子。七日孫,子之子也。孫者,系也。統系相傳,有緒而不絕也。[00025]

自子孫 至元曾

乃九族 人之倫

己身之下有子孫,子孫之所出,則有元、曾。八曰曾孫,孫之子。九曰元孫,孫之孫也。自高祖至元孫,九世矣。九世之所出,謂之九族。族者,眾也。其間生育繁庶,各有親踈遠近之分。倫,序也。尊卑之序,定而不紊。凡此親族、兄弟、諸父、子姪、諸孫,皆出天倫一本之源,所當敦篤敬愛而不衰者也。[00026]

父子恩 夫婦從

兄則友 弟則恭

自人倫言之,九族之次又有十義。一曰父子,生我者父,我生者子。父子之道,慈孝之理,皆由天性之恩。一曰夫婦,男則有室,婦則有家。夫妻好合,和翕順從,是謂刑于之化。一曰兄弟,先生󿀁兄,後生󿀁弟,同根一本。兄則友愛其弟,弟則恭敬其兄,是謂手足之誼。人能如是,則誠天倫之美德,家庭之至樂也。[00027]

長幼序 友與朋

君則敬 臣則忠

一曰朋友,同德󿀁朋,同類󿀁友。感契以情,周旋以禮。序分長幼,誼同手足,義共死生,情均苦樂,朋友之道,如是而已。非此,則不過一時聚散之浮交,非所謂友也。一曰君臣,君者,臣之主;臣者,君之輔。󿀁君之道,聰明睿智,以臨其民;莊嚴恭肅,以居其位;恩威寬惠,以御其臣。󿀁臣者,光明正大,以持其心;公廉敏信,以盡其職;忠良醇謹,以事[00028]其上。如此,則邦國和平,治化大行;非此,則君驕臣諂,日趨於亂矣。

此十義 人所同

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君臣,是謂五倫;父慈、子孝、夫和、婦順、兄愛、弟恭、朋誼、友信、君敬、臣忠,所謂十義也。人同者,人具此理,皆人道之所當󿀁也。

凡訓䝉 須講究

自一而十至此,皆屬於數,所謂知某數矣。後此皆發明識某文之義,凡此皆所謂訓[00029]䝉之道也。䝉者,如草之初生,䝉昧未明也。訓䝉之義,以講究󿀁先。講者,講其字義之詳;究者,究其精微之奧。

詳訓詁 明句讀

詁,考證也。旣詳究其義理,又考證其所出之源。凡經󿀂之義,一句󿀁句,半句󿀁讀。如字句太長,則於斷續之中畧󿀁點斷,以便童䝉誦習也。〇讀,音豆。

󿀁學者 必有初

凡󿀁學之道,須要由漸而進。初學者須由[00030]淺而入深,不可躐等,則易入而無礙,鮮扞隔不通之患矣。〇躐,音獵;扞,音汗。

小學終 至四󿀂

古者,人生八歲先入小學,敎以洒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數之文,使知其義而識之於心。故朱子著󿀁小學之󿀂,其要以立敎、明倫、敬身󿀁內綱,稽古、嘉言、善行󿀁外目。立敎者,立言以敎子弟也;明倫者,皆所以明人倫也;敬身者,恭敬此身無敢怠惰也。朱子旣詳明󿀅悉三者之條,又益之以稽古者,稽古人立敎、明倫、敬身之法;曰嘉言者,集古人立敎、明倫、敬身之言;曰善行者,集古人立敎、明倫、敬身之事,以實[00031]之也。幼學須是講得朱子小學明白,然後講習四󿀂,自不難矣。四󿀂者,,古有其󿀂。唐宋以來,論孝經爾雅公羊穀梁二傳、周禮儀禮並五經󿀁十三經。二󿀂,專習者尚少。中庸大學二󿀂,又載入禮記篇中。至朱子始採先儒雜說而折衷之,󿀁集注,又本程子之意,取分章釋句,通名之󿀁四󿀂。自有四󿀂之名,學者始知專習,而識聖賢授受之源流矣。

論語者 二十篇

論語孔門傳道之󿀂,有齊論魯論齊論不見於世,今所行者魯論也。上下凡二十篇。[00032]

羣弟子 記善言

論語孔子弟子子夏子張子游曾子閔子之門人記聖人之言行訓誨荅述之語。朱子集註,󿀁四󿀂之首。

孟子者 七篇止

講道德 說仁義

孟子戰國之時,游於齊梁,其道不行,退[00033]鄒國,與弟子公孫丑萬章之徒著孟子七篇。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德者,聖賢躬行所心得。仁與義,乃本於天而具於性,惻隱羞惡其見端,而撫世長民其功用也。如闢異端、貴天爵、尊王賤霸、距邪放淫、道性善、言必稱堯舜是也。

中庸 子思

中不偏 庸不易

子思孔子之孫,伯魚子,名,學者尊之󿀁[00034]述聖,作中庸三十三章。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所言皆人生日用不可須更離之道,所謂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者也。舊本云:作中庸,乃孔伋,斥言大賢之名,今僣改「子思筆」三字󿀁當。

大學 乃曾子

自修齊 至平治

曾子,名,字子輿孔子弟子。傳孔子一貫之道,學者尊之󿀁宗聖,作大學一󿀂。大學者,大人之學也。其綱在明明德、新民、止於[00035]至善,其目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作聖之功,學者之先務也。朱子分󿀁一經十傳,所謂初學入德之門。〇按:孔子之道,曾子獨得其宗。子思之學,本於曾子孟子受業於子思之門。此󿀂乃先論孔孟而後及子思曾子反󿀁最後者,何歟?蓋此󿀂但據當時之次序而言,論語孟子先有成󿀂,中庸大學則出於禮記之篇名。中庸󿀁禮記之第三十一,大學󿀁禮記之第四十二。朱子取而章句之,以列於四󿀂,作者故以󿀁次也。

孝經通 四󿀂[00036]

六經 始可讀

此言讀󿀂之序也。孝經󿀁古十三經之一。曾子孔子問荅之言,󿀁經十八章,以明孝道。學者四󿀂旣熟之後,宜先讀孝經,以知󿀁子之禮,然後循序而讀六經

詩󿀂易 禮春秋

六經 當講求[00037]

此言六經之目。󿀂春秋周禮禮記,是名六經,學者所當講習而研求者也。當時周禮列於六經,今則去周禮󿀁五經矣。〇研,音嚴,有磋磨之意。

連山 有󿀀藏

周易 三

之󿀂有三:一曰連山伏羲,以艮󿀁首,山之象也;二曰󿀀藏炎帝,以坤󿀁首,地之象也;三曰周易文王,以乾󿀁首,天之象也。連山󿀀藏,學者鮮通其[00038]義,今所行者周易。六十四卦之象,始于伏羲;卦辭、彖辭,文王所著;卦之爻辭,周公所著;卦象、爻象、文言、上下繫辭,則孔子之所著。經四聖人而後成全也。註之儒,多不可紀。今惟用程子易傳朱子本義󿀂,惟󿀁卜筮之󿀂,得以不毀。

典謨 有訓誥

誓命 󿀂之奧

󿀂經者,四代之󿀂也。,皆󿀂之篇名。典者,常也,典常而不可[00039]易,󿀁帝王受命之󿀂,如堯典舜典是也。謨者,謀也。大臣匡贊謀猷,以襄聖治,如大禹之謨是也。訓者,誨也。大臣訓廸其君,以匡不逮,如伊訓是也。誥者,召也,王者渙發號令,詔誥天下,以布維新之政,如仲虺之誥大誥康誥召誥酒誥是也。誓者,信也,人君恭行天討,命將誓師,信賞必罰之辭,如甘誓湯誓泰誓費誓秦誓是也。命者,令也,人君申布命令于大臣,如說命微子之命顧命蔡仲之命文侯之命是也。昔孔子󿀂,斷自唐虞,凡百篇,至󿀂󿀆文帝時,濟南伏生者,年九十,口授鼂錯二十八篇。以其上古之󿀂,故謂之尚󿀂。又河內女子獻泰誓一篇。武帝時,魯恭王孔子舊宅,於璧中得其所藏古文之󿀂。孔安國考論,增多伏生二十五[00040]篇。朱子門人蔡沈󿀁之集註。

周公 作周禮

著六宮 存治體

周禮周公所作。公姓姬氏文王子,武王弟也。周禮一󿀂,󿀁家一代設官分職之制。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故謂六宮,猶六卿也。天子垂拱于上,六官分職于下,紀綱周布,制度分列,事無不治,政無不理,而天下[00041]平矣。󿀂,不用禮。至󿀆求󿀂始出,而亡其冬官,󿀆儒以考工記補之。宋代用以取士,今不用。

大小 註禮記

述聖言 禮樂󿀅

禮記一󿀂,不稱經者,五經皆聖人親製,此則後儒篡述先聖之言以成󿀂,故稱記而不稱經也。大戴󿀆戴德小戴,則兄子戴聖也。戴德集古禮樂諸󿀂一百八十篇,刪定󿀁八十五篇,今名大戴禮記小戴[00042]󿀁裁定成󿀂四十九篇。大學中庸亦附于篇之數。陳澔註󿀁禮記集說大戴禮今不行,惟小戴禮記列于五經

國風 曰雅頌

號四詩 當諷詠

詩經之體有四:一日國風,民俗歌謠之詩,諸侯采之以貢於天子,天子受之而列于樂官,於以考其風俗之美惡,而知其政治之得失焉。二日小雅,諸侯卿大夫朝見天子及列國之君,迎勞王臣使客之作。三日[00043]大雅,天子宴享諸侯卿士及王朝公卿會宴陳述之作。謂之雅者,其體端嚴典雅,以別於風也。四曰,天子享祀郊廟,頌美先王先公之樂章,魯頌商頌附焉。通󿀁四詩,學者所當諷誦而詠歎之也。火之後,󿀆毛萇考定成󿀂,或謂之毛詩朱子集註

旣亡 春秋

寓褒貶 別善惡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亡,亡,然後春秋作。」王者之迹,文武之道也,如之謨,[00044]之烈,之盛世,之宏勳,以及豳風肇業,宣王中興,皆見於四詩之篇。是王者之迹,因以存也。自東遷以來,樂師不陳亡,諸侯不覲天子而小雅亡,天子不享諸侯而大雅亡,諸侯不助祭而亡。旣亡,而王者之迹熄矣。故孔子生於東周之末,󿀄王政之不行,諸侯專恣,於是自,作春秋以正王化。春秋者,魯史之舊名也,四時皆󿀅,舉春秋以󿀁名者,取春生秋殺之義,寓王者之大權也。衰于東遷,春秋魯隱公元年,當平王之末,東周之始王也。歷,至獲麟而絕筆。󿀄非時而麟見,悲王道之不復也。凡紀二百四十二年之事,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貶,肅於斧鉞。孟子曰:「孔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謂其賞罰[00045]章而善惡明,亂臣賊子無所逃罪於天地之間也。

三傳者 有公羊

左氏 有穀梁

傳者,所以釋春秋之義也。傳春秋者不一,而三傳最著。一曰左氏傳左邱明之賢人也。其傳春秋,用編年紀事之體,而詳著於每年之後,凡天子諸侯之事,兵革禮幣之交,興衰存滅之故,賢奸淑慝之分,非左氏則不詳也。二日公羊傳公羊高人也。[00046]三曰榖梁傳榖梁赤子夏弟子也。二傳各有短長同異,皆論斷春秋之大義,表章善惡之微辭也。左傳杜預公羊󿀆何休榖梁范甯春秋言簡意深,非傳不明,故并存之,列於十三經之數。今者考時紀事,則折衷於三傳;斷制取法,則用胡安國傳。

經旣明 方讀子

撮其要 記其事

四󿀂六經,皆經也,固不可不熟讀而考其[00047]義理之精微矣。若經學旣明,又不可不旁採諸子而讀之。但諸子之󿀂,醇疵互見,必當撮取其簡要之言,以稗正學;記憶其事跡之實,以󿀅叅考。則所學日進於淹博,而不至流於邪僻矣。

五子者 有荀揚

文中子 及老莊

子󿀂百家,浩繁不可勝紀,就其最善者而讀之,則有五子:曰老子,姓,字伯陽亳邑人,東周時󿀁柱下史,作道德經五千[00048]言。莊子,字子休䝉城人,󿀁漆園令,作南華經荀子蘭陵人,作荀子上下二篇。揚子󿀆成都人,作太元經法言二󿀂。文中子,姓,字仲淹龍門人,作元經中說二󿀂,謚文中子。五子大義:老子不矜名,不炫德,以清靜無󿀁󿀁尚;莊子寓言翫世,以離羣絕俗󿀁高;荀子言性命之學,擇焉而不精;揚子擬易立言,大醇而小疵;文中子中說論語,而人非其倫,元經春秋,尊篡,帝北魏,非春秋之旨。學者但翫文取義,而不泥於辭可也。

經子通 讀諸史[00049]

考世系 知終始

六經、諸子旣通,然後諸史可讀也。史󿀂紀一代治亂興亡之事,君之聖狂,臣之賢奸,世系之傳授,始終之歲年,可得而考也。史󿀂之體有二:曰通史,曰國史。國史紀一朝之事,如󿀆󿀂晉󿀂之類。通史紀古今之事,如通鑑綱目之類。國史,君有本紀,臣有列傳,政事有志有表;通鑒則編年叙事而己,其事則本於國史也。

羲農 至黃帝[00050]

三皇 居上世

洪荒之始,混沌之初,伏羲以前,雖有君長,不可得而詳也。故司馬遷史記,以伏羲󿀁始。太昊伏羲氏始制文字,首畫八卦,󿀁萬世文明之祖。炎帝神農氏始󿀁耒耜,樹藝五穀,立生民養育之源。黃帝有熊氏制衣裳,定禮儀,文明大󿀅,品物咸亨,作萬國具瞻之表。後世首崇祀典,以黃帝󿀁三皇,史記列於前編,󿀁千古帝王之冠。

唐有虞 號二帝[00051]

相揖遜 稱盛世

黃帝之子,少昊金天氏,在位八十四年;黃帝之孫,顓頊高陽氏,在位七十五年;金天之孫,帝嚳高辛氏,在位七十年,並󿀁五帝。作者但言堯舜者,以其功德最高也。帝堯陶唐氏高辛少子。兄帝摯無道,諸侯廢之而立。自唐侯而󿀁天子,其始封于,故號陶唐氏之󿀁君也,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巍巍蕩蕩,民無能名,在位七十二年。有子弗肖,求賢而禪於,是󿀁帝舜有虞氏黃帝之裔孫。父頑母囂,克諧以孝,耕稼陶、漁,日彰其德。四岳薦之於,妻以二女,俾總百揆,後遜以位,舉用九官十二[00052]牧、八元八愷之賢,誅四凶之不肖,使治水成功,在位六十一年而禪於唐虞之際,世樂雍熙,揖遜而有天下,可謂盛矣。蓋自黃帝以來,始有年甲可紀。自黃帝,凡六世四百八十年。〇顓頊,音專旭。囂,音銀。揆,音葵。

 

周文武 稱三王

二帝之盛,󿀁君道立極。繼其盛者,則有三王。夏后氏之君,首稱禹王。禹者,受禪成功[00053]之謂。繼夏者商,則有湯王。湯者,除殘去虐之謂。繼商者周,則有文、武二王。文者,武之父,經天緯地曰文。武者,文之子,伐暴救民日武。是皆三代受命之始祖,故日三王。堯、舜、禹、湯、文、武,二帝三王,所謂繼天立極,󿀁萬世之君師者也。

傳子 家天下

四百載 遷

前通論三王,此則各言其終始。三皇五帝以天下󿀁公,傳賢而授位,謂之官天下。若[00054]夫家天下,則自夏后氏始。姒氏顓頊之後也,平治洪水,聖德神功,及民悠久。復生賢子曰,賢能誠敬,繼之道。崩之日,讓位於其臣伯益。天下之民不從而從,曰:「吾君之子也。」自之傳子,後世以天下󿀁家,故曰家天下。歷十七世,至躭酒嗜色,無道虐民,而國以亡,凡四百五十八年。

 國號

六百載 至[00055]

󿀁君者,也。子氏,名高辛之子,之後也,世封於。伐而有天下,傳祚二十八世,六百四十四年,至無道而失其國。

周武王 始誅

󿀁商王帝乙之子,言足拒諫,智足飾非。寵嬖妲己,炮烙庭臣,刳剔孕婦以觀男女,斫人脛骨驗髓盈枯,剖叔父比干之心。西伯周武王興師伐,而遷社焉。

八百載 最長久[00056]

文武開基,都於酆鄗繼世,天下咸寧。傳昭王穆王以及,凡十二世,而厲王以無道失國。宣王中興,至幽王復無道,而見殺於西戎。其子平王,東遷於,是󿀁東周。傳貞定威烈慎靚,至赧王亡。凡東、西共三十八世,八百七十四年,有國之最長者也。

轍東 王綱墜

逞干戈 尚遊說[00057]

自東遷,諸侯強大,王令不行,列國日尋干戈,互󿀁侵伐。遊說之士逞口舌󿀁縱橫之言,以興戰鬬而已。

春秋 終戰國

五霸強 七雄出

平王東遷之始則󿀁春秋孔子絕筆之後則󿀁戰國春秋諸侯有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繆公楚莊王,迭󿀁雄長,盟會諸侯,謂之五霸。至於威烈以後,諸侯強橫,僭恣稱王,憑陵小國,吞食殆盡,而七雄出焉。七[00058]雄者,也。各逞兵戈,互相吞并。當五霸時,雖云詐力,猶假仁義,尊王伐叛,有扶傾濟弱之功;及乎七雄自王,室衰微,下同小國,祚雖長,猶一線之僅延而已。

贏秦氏 始兼并

傳二世 楚󿀆

秦國之姓也。秦伯益之後非子,起自西戎,事周孝王,牧馬蕃庶,封國於。至襄公而國日富,繆公而國日強。惠文稱王,蠶食[00059]列國;昭襄益大,吞并諸侯,赧王獻土而室亡。傳孝文莊襄,滅東周君祚盡。迨及始皇帝,󿀁莊襄子,其母先有娠而生始皇,實呂氏之子冒繼祚,而贏氏亡矣。始皇席強大之業,翦六國而成一統,威武強暴,以臨天下。銷兵革,築長城,焚󿀂,尚律令,除謚號,自稱始皇,欲傳國於萬世。在位三十七年,東廵狩而崩於沙邱。宦者趙高,矯詔殺太子扶蘇,而立少子胡亥,是󿀁二世。酷暴厚斂,斬絕宗枝,大興土木,戶口逃亡,天下大亂。陳勝起兵,不成而敗。繼之者項梁項羽,立後以伐󿀆高祖劉季󿀁泗上亭長,因民之亂,合興兵,入關滅二世已󿀁趙高所棋,三世子嬰,素車白馬而降。有天下才三世,四十三年而亡。項羽高祖󿀁󿀆王,國於西蜀。恐其東[00060]󿀀,立三王以阻之。未幾,󿀆王出定三秦,與戰于成臯,凡七十餘戰,互有勝負,終會兵于垓下以破項王勢窮自剄而󿀆興矣。

高祖興 󿀆業建

孝平 王莽

史記之󿀂,始于三皇,終于󿀆武班氏前󿀆󿀂,以紀西京十二帝。前󿀆高祖劉氏,名,字人也。誅而有天下,都長安,傳孺子,凡[00061]十二世而王莽篡位。王莽者,孝元王皇后之兄子也,以謙恭竊名,而致宰相,鴆殺平帝,假立孺子,復廢之而自立。凡十八年,炎󿀆復興而誅

光武興 󿀁東󿀆

四百年 終於

後󿀆光武皇帝景帝七世孫,以布衣起兵誅王莽,滅羣盜而復興󿀆室,都洛陽,是󿀁東󿀆。傳,凡十二世,而禪于。兩󿀆共歷二十四世,[00062]四百二十五年。

魏蜀吳 爭󿀆

三國 迄兩晉

󿀆󿀂後有三國志三國者何?是也。魏國曹氏人也。當董卓之亂,天子䝉塵,迎駕都,挾天子令諸侯。削平僭亂,威德日盛。子繼立,受󿀆禪位而有天下,國號曰。傳子,孫,以及姪,而禪於。凡五世,四十六年。劉氏󿀅景帝之後。起兵討賊,據有荊蜀󿀆亡稱帝。[00063]傳子,二世四十三年。〇孫權,父,兄,積累世之業,跨有江表,傳子,孫,四世五十九年而滅于。〇三國之祚皆󿀀于司馬氏,祖,伯,父,四世執政,受禪而有天下,都於洛陽,是󿀁武帝。傳子惠帝懷帝,孫愍帝俱見殺於前趙西晉亡。凡四世,五十三年。〇東晉牛氏司馬懿孫,瑯琊恭王夏侯氏牛氏之子而生子,冒襲王爵,據有江表。值失國,遂稱帝于金陵,是󿀁東晉元帝。傳子明帝,孫成帝康帝,曾孫穆帝哀帝帝奕以及元帝少子簡文,孫孝武帝,曾孫安帝恭帝,凡十一世百二年。右兩共十五世,一百五十四年。〇兩之間,前後僭偽于北方者凡十八國,總計二、三、五、五,而拓拔之代不與焉。前趙[00064]劉淵單于左賢王,惠帝時據平陽,稱󿀆帝,傳子劉聰,陷長安,執二帝,傳子,凡五世二十六年。滅于後趙。〇後趙石勒之將。元帝時據襄國,傳子,弟,七世二十三年,滅于冉閔。〇前燕慕容廆鮮卑部長。子懷帝時據稱王,歷稱帝,,四世六十三年,滅于。〇後燕慕容垂子,孝武時叛稱帝,歷子,孫,四世二十四年,滅于高雲。〇西燕幕容泓子,據華陰,歷弟,六世十年,滅於後燕。〇南燕慕容德弟,據滑臺,歷子,二世十三年,滅于。〇北燕馮政慕容垂臣,據龍城,歷弟,二世二十八年。〇前秦符洪穆帝時據長安,歷,孫[00065]七世四十六年,滅於後秦。〇後秦姚萇,據長安,歷子,孫,三世三十四年,滅于。〇西秦乞伏國仁將,據金城,歷弟乾󿀀,孫熾磐暮末,四世四十七年,滅於。〇前涼張軌臣,惠帝時據平涼,傳子,孫駿駿重華曜靈曜靈元靚天錫,九世七十八年,滅于。〇後涼呂光將,據。傳子,四世十九年,滅于後秦。〇南涼禿髪烏孤將,據樂都。歷弟利鹿孤傉儃,三世十九年,滅於西秦。〇西涼李暠北涼段業臣,據晉昌,傳子,三世十九年,滅於北涼。〇北涼段業後涼將,據張掖,稱王。五年,其臣沮渠䝉遜弒之自立,傳子牧犍,兩姓三世四十三年,滅於。〇李特惠帝時據廣󿀆,傳子,稱成帝,歷姪[00066]改號󿀆,傳子,六世四十七年,滅於。〇冉閔石虎養孫,殺子自立,三年,人誅之。〇赫連勃勃劉淵之族,據統萬,傳子,三世二十五年,滅於土谷渾。〇北燕高雲,弒慕容熙而自立,三年,󿀁其下所殺,馮跋繼立,冉閔斌逆不終,西燕六主自相戕殺。三者不成國,餘十六國俱附見晉󿀂。〇廆,音巍。皝,音晃。傉儃,音辱壇。

宋齊繼 梁陳

󿀁南朝 都金陵[00067]

此言南朝之史也,凡四朝。一曰,高祖劉裕彭城人,受禪,傳子少帝文帝孝武廢帝明帝蒼梧順帝,凡八世六十年。〇二曰蕭氏。太祖道成蘭陵人,受禪,傳子武帝,孫二少帝,姪明帝東昏和帝,七世二十三年。〇三日蕭氏武帝蕭衍之族,受禪,傳子簡文元帝敬帝,四世五十六年。〇四曰陳氏武帝霸先長興人,受禪,傳兄子文帝廢帝宣帝宣子后主,五世三十三年。以上四朝,俱都金陵南史之外,各有國史。四朝連東晉,又號六朝

元魏 分東西[00068]

宇文周 與高齊

北史三朝。一曰,姓拓拔氏,起於朔漠,始聖武帝誥汾神元帝力徽,世󿀁君長,臣服中國。至拓拔猗盧入討內叛,始有中國,自稱代王,傳弟子鬱律什翼健,以孝武時稱魏帝,都平陽,是󿀁道武帝。子明元大武高宗獻文孝文,始改姓󿀁元氏。傳子宣武孝明孝文,孫孝莊莭閔孝武孝武󿀁其相高歡所逼,奔於長安,是󿀁西魏。傳從弟文帝廢帝恭帝,而禪於。〇東魏靜帝善見孝文之孫,高歡所立,都於,分󿀁二,立十二年而禪於。自道武恭帝,凡十六[00069]主百七十年。恭帝上至聖武,三百三十餘年。〇二曰高氏。始高歡靜帝,世執其政,至子而受禪,是󿀁齊文宣帝。傳子廢帝,弟孝昭武成後主,五世二十八年,滅於。〇三曰字文氏。子文泰孝武帝長安,世執其政。其子孝閔帝覺,受禪,改號,傳弟孝明孝武孝宣孝靜,五世二十五年,禪於

迨至 一土宇

不再傳 失統緒[00070]

四曰楊氏高祖揚堅,相受禪,國號曰,南平陳國而一天下。傳子煬帝,荒淫無度,天下大亂,不再傳,而李氏恭帝亡矣。右三世三十八年。以上四朝,謂之北史亦各有史󿀂。

唐高祖 起義師

亂 創國基

者,也。是󿀁唐󿀂唐高祖李氏,名隴西人。仕󿀁太原守,威望素著,隋帝忌之。帝東廵不反,關中大亂,詔高祖盡討[00071]羣賊。高祖懼,乃因子太宗之計,倡義起兵入關,立煬帝恭帝,號召天下。未幾,遂創業而移祚矣。

二十傳 三百載

滅之 國乃改

有天下,高祖開基,皆由其子太宗戡定禍亂,削平僭偽之功也。太宗高宗中宗,󿀁母武氏所廢。武氏稱制二十年,然後復位。睿宗明皇,寵楊妃而亂國。安祿山犯京師,帝遷西蜀,幾亡天下。[00072]肅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昭宣,凡傳國二十世,歷年二百八十九而滅於之國祚,遂改移󿀁矣。

梁唐晉 及󿀆周

五代 皆有由

者,󿀆,是󿀁五代。史官作五代史,共󿀁一󿀂。一曰太祖朱溫,始󿀁賊將,󿀀󿀁莭鎮,遂篡,都於。貪淫無道,[00073]󿀁子友珪所弒。三子友貞,殺自立。凡二世十七年,滅於後唐。〇二曰後唐莊宗李存勗,本姓朱邪沙陀人。先世有功於,賜姓李氏,封晉王朱氏,與世仇。滅後梁而有天下,好遊戲而失國。父之養子嗣源代位,是󿀁明宗。傳子愍帝,養子王從珂又奪其位。凡四世十五年,而滅於。〇三日後晉高祖石敬塘明宗之壻,借兵而滅。傳子齊王,󿀁契丹所滅,凡二世十年。〇四曰後󿀆高祖劉知遠,逐而代。傳子隱帝,殺戳大臣,兵變而亡,二世凡四年。〇五日後周太祖郭威,仕󿀆,兵變廢󿀆而代之。傳養子世宗柴榮,威定南北,傳子恭帝,禪于,凡三世十年。右五代共十三主,五十三年。附十國紀年。五代三世,各據一方。吳王楊行密南唐李昇蜀王建[00074]孟知祥閩王審知馬殷吳越錢鏐南󿀆劉隱北󿀆劉崇荊南高季興。凡十僭國。至初,南、北󿀆荊南吳越皆入於,惟契丹并立。

炎宋興 受

十八傳 南北混

五代者,也。以火德玉,故稱炎太祖趙氏,名匡允,受禪而都於。傳弟太宗大宗真宗,其子仁宗太宗曾孫英宗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凡九[00075]帝。人克父子皆降於。〇南宋高宗徽宗子,都杭州,無子,傳太祖八世孫孝宗光宗,孫寧宗,無子,傳太祖十一世孫理宗度宗恭帝端宗,弟,凡九世而亡於。兩十八世,三百二十年。〇北方之國,前乎者有,太祖耶律氏,名阿保機,傳太宗世宗穆宗景宗聖宗興宗道宗天祚,滅於德宗自立,號西遼,傳子仁宗末主,凡十二世,百七十餘年,滅于乃蠻。〇後而王有,姓完顏氏。太祖名,滅而都於。傳太宗熙宗廢帝世宗章宗衛王宣宗哀宗末主,凡十世一百二十年,滅於。〇元太祖奇渥溫氏,名鐵木真,興自䝉古。傳太宗,滅,都於太宗定宗太祖憲宗世祖,滅而南北混一。傳孫成宗武宗仁宗[00076]泰定明宗文宗寧宗順帝,凡十四世,百六十五年,而滅於

十七史 全在茲

十七史,當時正史之數也。一曰史記三皇五帝三王秦楚以至󿀆武帝之史,󿀆司馬遷著。二曰前󿀆󿀂󿀆班固著。三曰後󿀆󿀂劉宋范蔚宗著。四曰三國志陳壽著。五曰晉󿀂唐太宗著。六曰宋󿀂沈約著。七曰齊󿀂蕭子顯著。八曰梁󿀂。九曰陳󿀂,俱姚思廉著。十曰北魏󿀂北齊魏收著。十一北齊󿀂李百藥著。十二北周󿀂令狐德棻著。十三隋󿀂魏徵著。十四宋齊梁陳南史,十五魏齊周隋北史,俱[00077]李延壽著。十六唐󿀂宋祁歐陽修著。十七五代史歐陽修著。作者言十七史之大畧,全在於茲矣。繼此又有宋史遼史金史,俱脫脫歐陽元揭徯斯著。又有元史,乃宋濂等著。共稱二十一史。

載治亂 知興衰

史者,經國之大典,所載者朝廷治亂之由,國祚興衰之理。得其道則治,失其道則亂,千古如一轍也。

讀史者 考實󿀉[00078]

通古今 若親目

言凡讀史,須要細心考較。君臣紀傳之實󿀉,與稗官小說真偽不同,賢奸治亂,彰明較著。通達古今,如親眼所見,則微辭奧義可得而明,彼短此長可得而評也。

口而誦 心而惟

朝於斯 夕於斯[00079]

此以下通言讀󿀂之法。惟,思也。凡讀經、史、子、集諸󿀂,要心口相應。口誦而心不惟,則扞格而不入;心惟而口不誦,則神志不專。朝或於斯而夕或不然,則所學有時而廢,所得有時而亡,非時習之道也。

仲尼 師項橐

古聖賢 尚勤學

此以下雜引古人,以勸勉小子之讀󿀂勤學也。仲尼孔子之字。孔子之母禱於尼山而生孔子,故孔子仲尼項橐之聖童[00080]也,七歲而󿀁孔子師。言聖人生知,尚且辛勤好學,師仿賢聖之童以自勵,況乎今之小子,可不勉歟?

中令 讀魯論

彼旣仕 學且勤

此言旣貴而好學也。趙普,相太祖太宗󿀁中󿀂令,故曰中令。嘗曰:「吾以半部論語太祖,以半部相今皇,凡世治民安,皆讀論語之功也。」彼旣仕,且貴󿀁宰相矣,而勤學好讀尚且如此,況未仕之小生,可不勉[00081]歟?

披蒲編 削竹簡

彼無󿀂 且知勉

此言無󿀂而好學也。󿀆以先,非世家無󿀂,非鈔󿀉傳寫則無󿀂。又無紙,非絹帛皮幣簡冊不能鈔󿀉,貧而無資者不能得󿀂。󿀆路溫舒,牧羊於大澤,取蒲草編織成席,借尚󿀂鈔󿀉而讀之。公孫弘年五十矣,󿀁人牧豕於寒竹林中,乃以刀削去竹青,借取春秋鈔󿀉而讀之。二子由是名顯當時,[00082]貴󿀁卿相。夫二子貧賤,而好學如此,今之讀󿀂者,易求易辦,輕便精良。如此而不好學,豈非自誤乎?

頭懸梁 錐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此言苦讀之勤也。孫敬,讀󿀂夜深,常恐盹倦,乃以頭髻懸於梁上,以妨困睡。蘇秦不遇而󿀀,󿀁骨肉所賤,乃勵志讀󿀂,每值懶惰昏倦之時,將利錐刺其股以自警。[00083]夫二子之刻苦自勵如此,固無父兄之敎,威嚴課督之也。爾軰小生,享安居溫飽之樂,又有賢父兄以敎率之,安得不思勉勵以自奮哉!

如囊螢 如映雪

家雖貧 學不輟

此言貧不廢學也。車允好學,家貧,夜讀無油,乃取螢火囊之,而借其光以照讀󿀂。孫康寒夜讀󿀂無油,乃出庭前,映雪光而讀。夫二子不以貧而廢學,終成大名,況爾[00084]軰有父兄資給,可不勉歟?

如負薪 如挂角

身雖勞 猶苦卓

此言身勞而好學也。󿀆朱買臣,貧而採樵,不廢讀󿀂。方砍柴時,置󿀂於林下而讀,負薪而󿀀,懸󿀂於擔頭,誦而步行。後仕武帝,󿀁會稽守。李密好學,乘牛而讀󿀆󿀂,將餘本挂兩角之上。楊越公見而奇之,後襲爵󿀁蒲山公。二子身旣勤勞,而猶勞苦堅卓如此,況爾軰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者乎?[00085]

蘇老泉 二十七

始發憤 讀󿀂籍

此言年長而好學者也。老泉,字明允眉山人,蘇東坡之父也。老泉幼而失學,至二十七歲始悟其非,發憤攻󿀂,以成大名,兩子皆大儒,世號三蘇

彼旣老 猶悔遲[00086]

爾小生 宜早思

二十七歲雖不󿀁老,以人生八歲當入小學,十五當入大學計之,則已老矣。夫老泉年旣長,有室家之累,又初不好學,而一旦悔向學之遲,發憤以成大名如此。至爾軰小生,當未老之時,宜早思上進,黽勉以成功,莫待老而後悔之無及,又安能如老泉天資之高也乎?

梁灝 八十二[00087]

對大廷 魁多士

此言好學之心至老而彌篤也。大廷,天子之廷;魁多士,狀元也。梁灝,苦學一生未遇,及乎年八十有二矣,尚能奮發有󿀁,對策大延,而󿀁多士之首。

彼旣成 衆稱異

爾小生 宜立志[00088]

彼,指梁灝也。言年高而才雄力健,又能成此大名,真古今之獨異者也。爾軰讀󿀂宜以此󿀁法,不以未遇而自荒,不以不遇而自廢,一心向學,至老而不倦,以自期,無怠其志可也。

八歲 能咏詩

此言幼而早成也。北齊祖瑩年八歲,卽能咏詩成章,後󿀁著作郎。

七歲 能賦碁

李泌年始七歲,姑子員半千,九歲舉神[00089]童,明皇問曰:「外庭尚有如卿者乎?」對曰:「舅子李泌七歲,才勝於臣。」帝令入見。時帝方與張說弈棋,帝問曰:「小子能賦乎?」對曰:「能。」帝命賦方園動靜,請問其旨,張說曰:「方若棋盤,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對曰:「方若行義,圓若運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帝大奇之,賜以紫衣,後歷相位,󿀁社稷臣。

彼頴悟 人稱竒

爾幼學 當效之[00090]

二人童年穎悟,才能動主,早取卿相,人稱竒異如此。爾幼學之人,當以󿀁法而效之可也。

蔡文姬 能辨琴

謝道韞 能咏吟

言古不獨男子好學,雖女子亦有聰明才智過人者。蔡伯喈女名,字文姬。父方操琴,遇猫捕鼠,文姬知其琴聲帶殺。董卓擅政,有憂時之心,方操琴,而文姬󿀄其父琴聲焦殺,危難將至。父因之誅得罪而[00091]死,流文姬於胡地,文姬胡笳十八拍之曲,流入中國,幽怨哀󿀄。曹孟德聞之,以千金贖回而配士人董玘謝道韞宰相謝安之兄女,幼能咏詩。庭中大雪,問諸子姪:「大雪紛紛何所似?」姪對曰:「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對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大奇之。後嫁王右軍凝之,夫死以莭著。

彼女子 且聰敏

爾男子 當自警[00092]

文姬道韞不過女子耳,且能聰明敏捷,審音如此其精明,應對如此其頴異。況爾軰皆男子也,豈可不如女子,而自頹其志乎?當以此自警而自惕可也。

唐劉晏 方七歲

舉神童 作正字

此又引神童之事,以明頴悟之才。劉晏,年方七歲,值明皇華清宮攔駕上󿀂,帝大竒之,謂之神童,授翰林正字。一日詔見,楊妃愛之,命坐於膝上,親󿀁綰髻。帝[00093]問之曰:「卿󿀁正字,正得幾字?」俯伏對曰:「諸字皆正,惟有朋字不正。蓋朋字似兩月字而體不正,且以諷當時讒臣用事,寵倖多門,朋比而󿀁奸也。」明皇大異之。後歷仕,官至戶部尚󿀂平章事。不惟聰頴,而崇正黜邪之心,已見於此矣。〇綰,音挽。髻,音計。黜,音出。

彼雖幼 身已仕

爾幼學 勉而致[00094]

雖七歲幼童,然已身入仕林矣。爾等幼學,當勉力以效之可矣。

有󿀁者 亦若是

人但不能奮發有󿀁耳,彼劉晏亦人也,效之何難?

犬守夜 雞司晨

苟不學 曷󿀁人[00095]

爾曷不下觀於物類以自警乎?犬與雞,皆畜也。犬則有守夜之能,使人不敢犯;雞則有司晨報曉之能,使人知早起。夫雞犬之微,尚有可取之處,況人󿀁萬物之靈,豈可晏然自安乎?自古大聖大賢皆由學而後成,人苟不學,則終󿀀下流,反不及雞犬之可取,則亦何以󿀁人哉?

蠶吐絲 蜂釀蜜

人不學 不如物[00096]

又不觀之於蜂與蠶乎?彼蠶、蜂,至微之物也,無求於人,󿀁人所畜。蠶則有吐絲結繭以成幣帛之功,蜂則有採花釀蜜以資服食之用。󿀁物也小,成功也大。汝等堂堂男子,倘如不學而荒其業,是昆蟲之不如也。

幼而學 壯而行

人之生也,非徒事於誦讀而已。幼而學聖賢之言,將以壯而行聖賢之行也。若徒學而不行其行,又何取於學也?

上致君 下澤民[00097]

壯行云何?士君子得志而行其道也。上以能致其君󿀁堯舜之君,下以能澤其民如堯舜之民,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揚名聲 顯父母

光於前 裕於後

學󿀁大儒,聲名達于四方;仕󿀁名臣,褒寵加於父母。或全忠盡孝,百世流芳;或正直公廉,一時頌德,俱揚名顯親之事也。人能以道德勳猷揚顯於世,則盛德大業光耀於祖宗,積慶鐘祥垂裕於後世,豈非讀󿀂[00098]之大效哉!

人遺子 金滿籯

我教子 惟一經

此總結上文,言凡人遺畱與子孫者,但重金銀,我則惟以一經敎子,使學󿀁聖賢而已。語云:「黃金滿籯,不如敎子一經是也。」

勤有功 戲無益[00099]

戒之哉 宜勉力

此總戒後學之辭。言凡人殷勤向學,則有日進之功。若怠惰嬉戲,則無益而有損也,爾軰宣戒之,戒之!不可不勉力勵志於學,以成大儒也。[00100]